不知不觉,暑假已所剩无几。
开学季来了,如何收拾心情,调整状态,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?记者联系多名教师,整理出开学指南,一起抓住孩子的“收心”黄金期。
(资料图)
临近开学,教师们已提前忙碌起来,朋友圈、微信群里,时不时提醒学生们要开学了,看看作业是否完成,生物钟也要调整好。有教师还留言“时间紧迫,机会宝贵,珍惜时光,不进则退”,给学生们以鼓励,帮助家长们给学生“收心”。
家长: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
教师王晓表示,临近开学,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、正确的方法、鼓励的话语,正向引导孩子,让他们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。
开学前,按照孩子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,督促孩子早睡早起,适应开学的“时差”变化;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,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,一同进入学习状态;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,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转换。
对此,市民吴女士分享了自己的经验。她的孩子今年上高中,经过咨询老师和跟孩子沟通,她与孩子共同制定了接下来新阶段的学习计划,还一起购买了《古文观止》《山河之书》《乡土中国》《史记》等人文、历史经典书籍。“我们说好一起读,就是想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,告诉孩子她不是一个人在学习,我们一起进步。”吴女士说。
学生:主动“收心”,做好开学前“热身”
教师王楠介绍,对于学生,做好及时“收心”工作,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,可以更好地跟上新学期进程。她建议,开学前,要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,调节好“生物钟”;准备好文具、工具书、教辅资料等;主动提醒自己,学会克制,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,如检查作业是否全部完成,预习新学期知识等;“温故知新”,如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英语单词、数学公式等。
小玉秋季开学就会步入初一,临近开学这几天,她与妈妈一起购买了新文具,准备好了一些教辅书。接受父母的建议,她减少了手机、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,而且每天都是按照开学后的作息时间起居。“有时很想刷剧、刷微博,但告诉自己必须克制,距离开学没几天了,要养成好习惯。”小玉说,她已经开始预习初一的知识,有时,还会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课外书,让自己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。
■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婵娟 文/图
关键词: